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
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一、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
专业名称:绘画
专业代码:750107
二、入学要求
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
三、基本修业年限
三年
四、职业面向
所属专业大类(代码) |
文化艺术大类( 75) |
所属专业类(代码) |
艺术设计类( 7501) |
对应行业(代码) |
印刷业( 231)、广告业( 725)、出版业( 862) |
主要职业类别(代码) |
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专业人员( 2-09-06)、编辑 ( 2-10-02) |
主要岗位(群)或技术 领域 |
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、视觉传达设计、美术编辑、数字 媒体艺术设计 … … |
职业类证书 |
产品创意设计、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、界面设计 … … |
五、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
(一)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 养、职业道德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、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,掌握本专 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印刷、 广告、出版行业的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、视觉传达设计、美术编 辑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职业,能够从事素材拍摄、视觉传达设 计创意构思、绘制设计图、文案图稿排版等工作的技能人才。
( 二)培养规格
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、能力、素质,筑牢科学文化知 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础,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(群)需要 的专业技术技能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总体上须达到以下 要求:
1.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,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;
2.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、行业规定, 掌握环境保护、安全防护、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,了解相 关行业文化,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,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,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;
3.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、历史、数 学、外语(英语等)、信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,具有良好的人 文素养与科学素养,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;
4.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、沟通合作能力, 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,学习 1 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;
5.掌握绘画基础、构成基础、设计基础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 论知识;
掌握印刷及出版作品的视觉艺术效果表现技术技能,具有文 案、 图稿编辑和排版能力或实践能力;
6.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技术技能,具有二维平面 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或实践能力;
7.掌握数字绘画、字体设计、版式设计、UI 设计等技术技 能,具有收集和选取艺术创作素材进行广告插画绘制和编排的职 业技术能力或实践能力;
8.掌握摄影摄像及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技能,具有使用相机和 摄像机拍摄数字影像的基本能力,将相关影视素材进行编辑、创 作的综合应用能力或实践能力;
9.掌握品牌视觉传达设计技术技能,具有艺术审美和美术鉴 赏能力或实践能力;
10.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,具有适应本行业数字化和智能 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;
11.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具有一定的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12.掌握身体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至少 1 项体育运动技能,养 成良好的运动习惯、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;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 能力;
13.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,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、审美能力, 形成至少 1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;
14.树立正确的劳动观,尊重劳动,热爱劳动,具备与本专 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,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 精神, 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六、课程设置
(一)课程体系
本专业课程体系严格遵循教育部 2025 年新版《绘画专业教 学标准》,对接 2025 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考试科目要求,构建 “公 共基础课 + 专业基础课 + 专业核心课 + 实践课程” 的模块 化体系。课程设置突出以下特点:
标准对接:严格落实教育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 758 项专 业教学标准,确保课程内容与国家规范、行业标准一致;
升学导向: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直接对应 2025 年河南省对 口升学考试科目。
实践强化: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 50% 以上,包含校内 实训、企业岗位实习等环节。
数字赋能:增设VI设计、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,适应行 业数字化转型需求。
( 二)课程设置及要求
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,专业课程包 括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、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。
公共基础课:公共基础课程强调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 基础知识平台,主要包括思想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信息技 术、体育与健康、历史等方面内容。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,充 分体现专业特色,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、学会学 习、学会工作、学会生存。
专业基础课:主要学习绘画基础知识、速写、设计基础、素 描等课程,帮助学生构建对现代绘画的知识体系框架,奠定学生 学习专业技能和培养职业能力的理论基础。
专业核心课:主要学习优秀广告设计欣赏、数字媒体技术基 础、动漫作品制作、摄影摄像技术、招贴、标志设计、VI设计、 计算机辅助设计,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相关岗位核心应用技能。
专业拓展课:主要学习中国画、书法、油画、版画、壁画等 专业知识,与时俱进,帮助学生认识新兴产业,掌握绘画相关岗 位应用技能,拓宽学生就业方向。
专业实践课程:包括校内实训和岗位实习。帮助学生提高岗 位认识、技能应用,增进学生实战化能力。
1.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
序 号 |
课程名称与 性质 |
主要内容及要求 |
开设 学期 |
参考 学时 |
参考 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|
1 |
思想政治 |
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|
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,使学生能够正 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 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;明确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,坚决拥护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,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 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;认清 自 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 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,以热爱祖国 为立身之本、成才之基,在新时代新征程中 健康成才、成才报国。 |
1 |
36 |
2 |
考试 |
心理健 康与职 业生涯 |
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,使学生能结合 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,了解心理健康、职业 生涯的基本知识,树立心理健康意识,掌握 心理调适方法,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 想和职业发展观,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 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,养成自立自强、敬业 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积 极向上的良好心态,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 会的能力,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 方法,提升职业素养,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 条件。 |
2 |
36 |
2 |
考试 |
||
哲学与 人生 |
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,使学生能够了 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,运用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,坚持实 践第一的观点,一切从实际出发、实事求是, 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,正确认识 社会问题,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 |
3 |
36 |
2 |
考试 |
|
|
|
题,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 择, 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 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 基础。 |
|
|
|
|
职业道 德与法 治 |
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,使学生能够理 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,了解我国新时代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、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 容及其重要意义;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 养的主要方法,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 与公共事务的能力; 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 要、结合自身实际,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 范自己的言行,做恪守道德规范、尊法学法 守法用法的好公民。 |
4-5 |
36 |
2 |
考试 |
||
2 |
语文 |
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 教育的基础上,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的思想感情,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,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, 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 读能力、写作能力、口语交际能力,具有初 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能力。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, 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。强化关键 能力,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 力、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,提高正确理解与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。引导学生重视语 言的积累和感悟,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,传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,接受人类进步文 化、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,形成良好的思 想道德品质、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,以适应 就业和创业的需要。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 美情趣,形成良好的个性、健全的人格,促 进职业生涯的发展。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和 技能,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, 成为全面发展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 能人才奠定基础。 |
1-5 |
198 |
11 |
考试 |
|
3 |
数学 |
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,使学生进一步 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 学基础知识;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、计算工 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,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、运用数学的思想方 |
1-4 |
144 |
8 |
考试 |
|
|
法和工具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能力;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、 实践意识、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,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;形成在 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 验发现问题的意识 ,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 和工匠精神,养成领号的的道德品质,增强 创新意识,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 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。 |
|
|
|
|
4 |
英语 |
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 教育基础上,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 知识,培养听、说、读、写等语言技能,发 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;引导学 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,认识文 化的多样性,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,发展健 康的审美情趣;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 力;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,提高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,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 略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提高自主学习能 力;引导学生了解、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, 理解思维差异,增强国际理解,坚定文化自 信;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 价值观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成 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术技能人才。 |
1-4 |
144 |
8 |
考试 |
5 |
体育与健康 |
本课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 坚持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,通过传授体 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、体育技能和方 法,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,培养学生的 运动爱好和专长,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 的习惯,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,健全 人格,强健体魄,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 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,引领 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 观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成为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 人才。 |
1-5 |
144 |
8 |
考查 |
6 |
信息技术 |
本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信息技术应用基 础、网络应用、图文编辑、数据处理、程序 设计入门、数字媒体技术应用、信息安全基 |
1-3 |
108 |
6 |
考查 |
|
|
础、人工智能 8 个部分内容。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,通过理论知识学习,基础技能训 练和综合运用实践,理解信息技术、信息社 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,掌握信息 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、网络应用、图文编辑、 数据处理、程序设计、数字媒体应用、信息 安全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与技能,培养学 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和适应职业发 展需要的信息能力,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 技术发展趋势、应用领域,关注信息技术对 社会形态和个人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,了解 信息社会相关的文化、道德和法律常识,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,履行信息社会责任;理解 信息系统的工作机制,掌握常见信息技术设 备及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技能。 |
|
|
|
|
7 |
历史 |
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》开 设,这门课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,促进学生 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 展的基本脉络、基本规律和优秀成果;从历 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,人与社会、人 与 自然的关系,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感;使学生学会一种思维——历史思维。掌 握一种本领——鉴古知今,养成一种品格— —砥砺气节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 国家观和文化观;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 塑造健全的人格,养成职业精神,为未来的 学习、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。 |
3-4 |
72 |
4 |
考查 |
8 |
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|
本课程坚持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,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通过诸子百家思想 理念、人文精神、经典文化艺术作品鉴赏、 传统民俗与古代科技成就、道德规范、传统 礼仪及实践的学习,以辩证唯物主义,区分 精华与糟粕,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 化,培养学生文化自信、家国情怀及健全人 格,强化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,为未来的学 习、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。 |
1-2 |
72 |
4 |
考查 |
9 |
艺术 |
依据《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 准》开设,基础模块包括音乐与美术,拓展 |
3-4 |
36 |
2 |
考查 |
|
|
模块包括满足学生艺术特长发展和兴趣爱 好、职业生涯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等多 元化需求内容。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 践活动,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 基本知识、技能和原理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培养学生艺术 欣赏能力,感受美、鉴赏美、表现美、创造 美的能力,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,健全健 康人格,厚植民族情感,增进文化认同,坚 定文化自信,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能人才。 |
|
|
|
|
10 |
劳动教育 |
根据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(试 行)》,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 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、技能与价值观。日 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,结 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,注重生活 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,树立自立自强意 识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 平的培养要求,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,使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。正确理解劳动是 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,认识劳动 创造人、劳动创造价值、创造财富、创造美 好生活的道理,尊重劳动,尊重普通劳动者, 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 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。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。能够自觉 自愿、认真负责、安全规范、坚持不懈地参 与劳动,形成诚实守信、吃苦耐劳的品质。 珍惜劳动成果,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,杜绝 浪费。 |
3-4 |
36 |
2 |
考查 |
11 |
创业与就业 指导(选修) |
主要向学生传授就业创业知识,培养学 生的就业创业精神,增强学生毕业后适应职 业变化的能力、就业竞争力和独立创业能 力。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、创业观念。 |
5 |
36 |
2 |
考查 |
说明:课程名称与性质中标注为选修的即为选修课,未标注 的均为必修课。
2.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
包括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、专业拓展课和各种实习、 实训、岗位实习,专业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,实训 实习时间累计不超过 6 个月,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阶段安排, 校外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不超过 3 个月。
( 1)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及要求
序 号 |
课程名称与性质 |
主要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|
开设 学期 |
参考 学时 |
参考 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1 |
速写 |
了解速写概述;单个人物速写练 习;多个人物速写练习;场景速写练习。 掌握速写基础知识;掌握速写技法和技 能(单人、多人、场景)。 |
1-2 |
126 |
7 |
考试 |
2 |
设计基础 |
了解美术字;二方连续适合纹样; 四方连续适合纹样;装饰画;平面构成 技法;色彩构成技法。掌握美术字基础 知识,能完成美术字成品制作;掌握二 方连续适合纹样基础知识,能完成二方 连续适合纹样成品制作;掌握四方连续 适合纹样基础知识,能完成四方连续适 合纹样成品制作;掌握装饰画基础知 识,能完成装饰画成品制作;掌握平面 构成基础知识,能完成平面构成成品制 作;掌握色彩构成基础知识,能完成色 彩构成成品制作。 |
1-2 |
126 |
7 |
考试 |
3 |
素描 |
了解素描绘画的工具和材料;石膏 形体写生素描练习;静物写生素描练 习;静物组合写生素描练习;静物写生 与创作结合素描练习;)选择性创作素 描练习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素 描基础知识;具备写生素描造型能力 ( 明暗、体积、结构);具备创作素描 造型能力。 |
1-2 |
108 |
6 |
考试 |
4 |
色彩 |
了解色彩绘画的工具和材料;色彩 学基础知识;石膏形体写生色彩练习; 静物写生色彩练习;静物组合写生色彩 练习;静物写生与创作结合色彩练习; 选择性创作色彩练习。通过教学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色彩基础知识;并具备写生 色彩造型能力( 明暗、体积、结构); 且具备创作色彩造型能力。 |
1-2 |
108 |
6 |
考试 |
( 2)专业核心课主要内容及要求
序 号 |
课程名称与性质 |
主要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|
开设 学期 |
参考 学时 |
参考 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1 |
优秀广告设计欣 赏 |
通过欣赏优秀作品,培养审美能力 和创造美的能力。 |
1-2 |
108 |
6 |
考试 |
2 |
数字媒体技术基 础 |
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知识,理解 数字化图像、音频、视频等媒体信息信 息编码和数据压缩、流媒体、数字存储、 语音和图像识别、动作捕捉等原理知识, 掌握常用数字媒体输入、输出设备和主 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。 |
1 |
252 |
14 |
考试 |
3 |
动漫作品制作 (选修课) |
了解 flash 商业动漫作品的创作流 程和规范,熟悉其艺术表现形式,掌握 二维或者三维动画作品的创作技法,包 括脚本创作、角色设计、场景绘制、动 画制作、分镜头素材整合等相关技能。 |
4 |
72 |
4 |
考查 |
4 |
摄影摄像技术 (选修课) |
了解摄影、摄像的基本知识,理解 摄影摄像创作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, 熟悉常用数码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方 法,掌握不同主题和背景下构图、用光、 动作捕捉等拍摄技能。 |
1-2 |
108 |
6 |
考查 |
5 |
招贴、 标志设计 |
通过 ps 若干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 项目案例分析与制作,综合提升学生平 面媒体的设计能力。 |
4-5 |
72 |
4 |
考试 |
6 |
VI 设计(选修 课) |
了解企业进行VI设计的意义,掌握 标志设计的特点及基本要求;能够针对 不同行业类别,用 ps 设计出具有一定应 用性的标志作品。了解VI基本要素和应 用要素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技巧;能够独 立或协作完成企业的VI设计及企划,并 设计出让客户接受的VI设计作品。掌握 编制企业形象手册的要点,能够独立设 计 VI 手册。并获得相应学习能力、应用 能力、创造能力,由其强调学生的实践 能力。 |
3 |
72 |
4 |
考查 |
7 |
计算机辅助设计 |
Photoshop 软件 ; Illustrator 软 件; 图片处理;基础图片设计;基础平 面设计和处理;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 握 Photoshop、Illustrator 等软件操作 技能;并具备美术设计作品应用评估和 独立设计制作能力。 |
5 |
90 |
5 |
考试 |
8 |
视觉传达设计 |
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主要教平面设计 原理、色彩搭配、版式布局、图形创意 及品牌视觉设计。要求掌握设计软件操 作,具备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,能独立 完成视觉设计项目,有效传达信息。 |
4 |
72 |
4 |
考试 |
( 3)专业拓展课主要内容及要求
序号 |
课程名称与性质 |
主要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|
开设 学期 |
参考 学时 |
参考 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1 |
中国画 |
内容包括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画技法, 要求掌握基础技法、造型规律,培养审 美意识和表现能力。 |
2 |
90 |
5 |
考查 |
2 |
书法 |
涵盖笔画、结构、章法,注重实践, 培养审美与创造力,提升书写技能,传 承中华文化精髓。 |
1-3 |
90 |
5 |
考查 |
3 |
油画 |
教学内容含色彩、构图、技法;要 求掌握欣赏技能,提高审美情趣,体会 油画独特魅力。 |
5 |
90 |
5 |
考查 |
4 |
版画 |
教学涵盖版画的基本知识、技法演 示、作品创作。要求学生掌握版画制作 流程,提升动手与审美能力。 |
5 |
90 |
5 |
考查 |
5 |
壁画 |
教学内容为壁画的历史、特点、技 法与创作。要求学生掌握壁画知识,提 升审美情趣,培养动手与创新能力。 |
3-4 |
72 |
4 |
考查 |
说明:课程名称与性质中标注为选修的即为选修课,未标注 的均为必修课。
实践性教学环节
序号 |
实践性教学环节 |
教学内容及要求 |
1 |
校内实训 |
1、单项技能实训:绘画模拟实训:利用导师 开展绘画技能讲解、带学生流程演练。2、综合能 力实训:绘画设计实训:结合河南绘画设计公司 资源,完成 “研学旅行线路” 等实战项目。 |
2 |
岗位实习 |
实习岗位:设计师助理、平面设计师、装饰 公司设计员等; 实习要求:累计实习时长 3 个月,需签订学 校、企业、学生三方协议;完成实习日志、实习 报告, 由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考核;重点考 核岗位操作技能、职业素养、问题解决能力。 |
岗位实习内容设置及学时分配
实习内容 |
时长 |
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;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行业发 展状况。 |
通常不超 过 3 个月。学校 可根据本校的 具体情况、市场 需求状况、校企 结合的具体要 求实行弹性实 习制。 |
熟悉实习教学内容和单位业务内容,确定岗位类别,熟 悉并适应具体岗位环境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工作内外的学习 与提高。校内指导老师提出的其它具体专业学习与实践任 务。 |
|
熟悉岗位工作流程,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;虚心请教和 听取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或管理者的业务指导,实际岗位工作 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得到较大提高。 |
|
完成岗位实习报告。 |
( 三)课程设置特色说明
升学与就业双轨并行: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同时满足对口升 学考试要求(如《绘画基础知识》《设计基础》)和岗位技能需 求;数字化技能全程融入:在电脑绘图、平面设计图、产品设计 及建模等课程中,强化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;
区域特色深度结合:通过《中国美术史》《河南美术史》等 课程,重点讲解河南人文历史与绘画资源,服务地方产业发展。
七、教学进程总体安排
(一)基本要求
每学年为 52周,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(含复习考试),累计 假期 12周,周学时一般为 30 学时(按每天安排 6 节课计),岗 位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( 1 小时折算 1 学时)安排。实行学分制, 以 18 学时计 1 学分。入学教育(军训)、社会实践(研学)等 活动每周为 1 学分,一周以 30 学时计入总学时,总学分 181,
教学总学时 3240。 3 年总学时数为 3600 学时,包括教学总学时 3240 学时,复习考试、毕业考核为 360 学时。
( 二)教学活动周安排表(单位:周)
内容 学期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合计 |
课堂教学 |
18 |
18 |
18 |
18 |
18 |
6 |
96 |
入学教育及军训 |
1 |
|
|
|
|
|
1 |
社会实践 |
|
|
|
1 |
|
|
1 |
综合实训周 |
|
1 |
1 |
|
1 |
|
3 |
岗位实习 |
|
|
|
|
|
12 |
12 |
毕业教育 |
|
|
|
|
|
1 |
1 |
考核 |
1 |
1 |
1 |
1 |
1 |
1 |
6 |
合计 |
20 |
20 |
20 |
20 |
20 |
20 |
120 |
( 三)教学计划进度表( 以周为单位)
学期 |
周 次 |
|||||||||||||||||||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9 |
10 |
11 |
12 |
13 |
14 |
15 |
16 |
17 |
18 |
19 |
20 |
假期 |
|
1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▲ |
▲ |
4 周 |
2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▲ |
▲ |
8 周 |
3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▲ |
▲ |
4 周 |
4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▲ |
▲ |
8 周 |
5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▲ |
▲ |
4 周 |
6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◎ |
● |
● |
8 周 |
说明:1. √ :课堂教学+实训教学 ▲ :复习考试 ◎ :岗位 实习 ● :毕业考核
2.具体教学进度及教学安排应根据实际教学和实习实训情 况适当调整,第 19 周为机动周。
( 四 )学时安排及占比
课程类别 |
学时 |
课程教学 |
课程性质 |
占比 |
||
理论教学 |
实践教学 |
必修课 |
选修课 |
|||
公共基础课 |
1134 |
873 |
261 |
1098 |
36 |
35% |
专业基础课 |
360 |
144 |
216 |
360 |
0 |
65% |
专业核心课 |
648 |
297 |
351 |
432 |
216 |
|
专业拓展课 |
432 |
136 |
296 |
342 |
72 |
实习实训 |
666 |
162 |
504 |
666 |
0 |
|
教学总学时 |
3240 |
1612 |
1628 |
2898 |
324 |
|
比例 |
|
50% |
50% |
90% |
10% |
|
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为 1134 学时, 占教学总学时的 35%。专 业课程学时为 2106 学时, 占教学总学时的 65%,其中包括专业 基础课程 360 学时、专业核心课程 756 学时、专业拓展课程 324 学时,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共 666 学时。实践教学总学时为 1620 学时,占教学总学时的 50%。选修课学时为 324 学时,约占教学 总学时 10%。
(五)教学安排管理特色
1.弹性实践机制:
岗位实习可根据企业需求分阶段实施(如每学期穿插 2 周 认知实习),累计时长不超过 3 个月;综合实训采用 “项目制”, 单个项目学时不低于 36 学时,确保技能掌握深度。
2.数字化教学时间保障:多媒体艺术等课程每周安排≥2 节 上机课, 占该课程总学时的 30%; 电脑绘图每学期安排≥ 16 学 时集中实训。
3.质量监控节点:每学期第 10 周: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, 调整后 8 周教学计划;第三学期、第五学期末:分别进行 “双 证”(设计师证、计算机等级证)考前动员,优化课时分配。
八、实施保障
(一)师资队伍
按照“ 四有好老师”“ 四个相统一”“四个引路人”的要求建设专业教师队伍,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。
1教师结构
本专业共有绘画专业教师 13 人,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, 均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。本专业专任教师队伍中含有
2 名专业技术带头人,“双师型”教师 12 占专人教师比例的 67%,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5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 27%。
2.专业带头人
由本专业副高教师担任,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,能广泛联系 行业企业,了解国内外美术行业发展新趋势,准确把握行业企业 用人需求,具有组织开展专业建设、教科研工作和企业服务的能 力,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。
3.专任教师
具有教师资格证书;具有艺术设计、视觉传达设计、广告设 计与制作、数字媒体设计等相关专业学历;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 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,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;具有本专业 理论和实践能力;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,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 政教育元素和资源;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 革;能够跟踪新经济、新技术发展前沿,开展社会服务;专业教 师每年至少 1 个月在企业或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,每 5 年累计 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。
4.兼职教师
主要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中聘任,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,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(职称)或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,了解教育教 学规律,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、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 划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。
( 二)教学设施
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、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 室、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。
1.专业教室基本要求
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。 一般配备黑 ( 白)板、多媒体计算机、投影设备、音响设备,具有互联网接 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。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 持良好状态,符合紧急疏散要求,安防标志明显,保持逃生通道 畅通无阻。
2.校内外实训场所基本要求
实验、实训场所面积、设备设施、安全、环境、管理等符合 教育部有关标准(规定、办法),实验、实训环境与设备设施对 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,实训项目注重工学结合、理实一体 化,实验、实训指导教师配备合理,实验、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 制度齐全,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数字绘画、摄影、文创产品设计等 实验、实训活动。
( 1)手绘实训室/
画室配备采光较好的教室空间、多媒体教学设备、画板、画架、桌子、椅子、拷贝台、各种静物、石膏像、衬布、静物台、聚光 灯(或静物灯)、墙面优秀作品展示区等设备设施,用于专业基 础课程等实训教学。
( 2)数字绘画实训室
配备数字绘画所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、图形工作站、教师用 手绘屏、学生用数位板 、课桌椅、网络路由器等设备设施,用 于数字绘画、字体设计、版式设计、VI 设计课程项目等实训教 学。
( 3)摄影工作实训室
配备单反数码照相机、镜头、闪光灯、影室灯光、引闪器、 测光表、灯罩、大泡沫板、充电套装、柔光灯箱、遮光罩、三脚 架、防潮箱、反光板、摄像机、投影仪、数码视频展台、扫描仪、 天花路轨、摄影台、电源箱、计算机、空调等设备设施,用于广 告摄影、人像摄影、产品摄影等实训教学。
( 4)摄影后期实训室
配备安装有相关后期编辑软件的计算机、高清摄像机、录音 设备等设备设施,用于影视后期制作、部分专业拓展课程等实训 教学。
( 5)广告与包装实训室
配备学生工作台、数码直印机、多媒体教学设备、材料展示 墙、喷绘机等设备设施。用于广告设计与制作、包装设计与制作 等相关实训课程等实训教学。
( 6)文创产品实训室
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、播放设备、彩色/黑白打印一体机、 环形会议桌、计算机、计算机桌椅、教师机(服务器)、写真机、 胶装机、覆膜机等设备设施,用于文创产品设计、品牌策划等实 训教学。
3.实习场所基本要求
符合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《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 进办法》等对实习单位的有关要求,经实地考察后,确定合法经 营、管理规范,实习条件完备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、符合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要求,与学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, 并签署学校、学生、实习单位三方协议。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 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,实习基地应能提供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、 视觉传达设计、美术编辑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与专业对口的相 关实习岗位,能涵盖当前相关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,可接纳一定 规模的学生实习;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,能够 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,实习单位 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,开展专业教学 和职业技能训练,完成实习质量评价,做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 工作,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规章制度,有安 全、保险保障,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。
( 三)教学资源
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、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、 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。
1.教材选用基本要求
按照国家规定,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,优先选用国家规划 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。专业课程教材应体现本行业新技术、新规 范、新标准、新形态,并通过数字教材、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 进行动态更新。
2.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
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、专业建设、教科研等工作的 需要。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:旅游综合性知识书籍、旅游统 计资料、旅游行业典型案例、旅游政策法规及标准、旅游发展史 料、旅游地理与历史文化知识出版物等。及时配置新经济、新技 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管理方式、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 献。
3.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
建设、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、教学课件、数字化 教学案例库、虚拟仿真软件等专业教学资源库,种类丰富、形式 多样、使用便捷、动态更新、满足教学。
( 四)教学方法
1.公共基础课
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,按照 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、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 能来定位,重在教学方法、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,教学手段、教模式的创新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,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、 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2.专业技能课
专业技能课按照岗位群的能力要求,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, 突出 “做中学、做中教” 、 “ 岗课赛证” 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。 围绕绘画核心能力培养,通过绘画基础训练、设计学等环节的实 施,达到多维仿真实训,螺旋提升能力的目的。对于知识性、理 论性教学内容,提倡采用案例教学、对比教学等方法;对于方法、 技能性教学内容,提倡采用任务教学、角色扮演、情境教学等方 法,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,将学生的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和教师 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。
本专业结合现代教育技术,采用多种教学方法。具体方法和 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 则。广泛采用启发、讨论、学生展示、课堂讲评和案例教学等方 式,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,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3.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使教学方式灵活高效。
( 1)课堂讨论: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的,进一步的讨 论加深了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理解,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、交流 能力。
( 2)教学观摩:通过到其它学校进行教学观摩,并在观摩 的基础上,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。
( 3)分组教学:采用让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,并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,把本小组工作成果展 示给大家。
( 4)研究性学习:鼓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从事参加课题研 究,开展研究性学习,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,教给学生分析问题、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,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素质, 提高能力。
( 5)专题讲座和实地研学:针对职业教育实践中的热点和 难点问题,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,请职业院校的专 业人员做报告,带领学生到职业院校考察并与职业院校的师生座 谈,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深学生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理解。
4.进行案例教学,突出理论分析中学生的参与性,强调师生 的共同探讨与互动。
5.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,开展研究性学习,使学生掌握职 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,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发现问题、分析 问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 以提高教学效率,增强教学效果。
(五 )学习评价
1.注重职业道德教育,构建学生、老师、家长、企业、社会 广泛参与的学生多元主体德育评价体系。
2.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体,将学生日常学习态度、学习表现、 知识技能运用规范纳入课程成绩评价范围,形成日常学业评价为 主、期末考试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。
3.以学生日常评价为基础,建立学生学分银行,将学生表现 和获得各级表彰、动手操作和获取技能大赛奖项作为学生增值评 价指标,纳入到学生的学分。
4.以职业资格鉴定基础,将学业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, 允许用职业资格证书替代一定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。
5.以行业、企业评价标准为依据,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 参与学生企业岗位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,切实加强和实化学生岗 位实习教学内容要求。
( 六)质量管理
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,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 度,完善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标准等质量保障建设。加强教学管 理,定期开展课程建设、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,建立巡课、听课 等制度,严明教学纪律,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
为了保障教学进行,学校建立以下教学管理制度:
1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工作管理方案》
2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多媒体管理制度》
3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安全管理办法》
4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》
5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岗位实习的管理办法》
6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内实习实训管理办法》
7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实验室管理办法》
8.《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》
九、毕业要求
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,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 育标准,在校期间严格遵守校纪校风,修满规定学时数,实习实 训科目及企业实习的成绩合格。同时须通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,并考核合格,准予毕业。
十、附录:1.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
课程类型 |
序号 |
课程名称与性质 |
计划 课时 |
学时 分配 |
学分 |
考核 方法 |
学期周数、学时分配 |
||||||||
理论教学 |
实践教学 |
考试 |
考查 |
第一学 年 |
第二学 年 |
第三学 年 |
||||||||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||||||||||
18 周 |
18 周 |
18 周 |
18 周 |
18 周 |
18 周 |
||||||||||
公共基础课 |
1 |
思 想 政 治 |
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|
36 |
36 |
|
2 |
√ |
|
2 |
|
|
|
|
|
心理健康与职 业生涯 |
36 |
36 |
|
2 |
√ |
|
|
2 |
|
|
|
|
|||
哲学与人生 |
36 |
36 |
|
2 |
√ |
|
|
|
2 |
|
|
|
|||
职业道德与法 治 |
36 |
36 |
|
2 |
√ |
|
|
|
|
1 |
1 |
|
|||
2 |
语文 |
198 |
198 |
|
11 |
√ |
|
3 |
3 |
2 |
2 |
1 |
|
||
3 |
数学 |
144 |
144 |
|
8 |
√ |
|
2 |
2 |
2 |
2 |
|
|
||
4 |
英语 |
144 |
144 |
|
8 |
√ |
|
2 |
2 |
2 |
2 |
|
|
||
5 |
体育与健康 |
144 |
9 |
135 |
8 |
|
√ |
2 |
2 |
2 |
1 |
1 |
|
||
6 |
信息技术 |
108 |
72 |
36 |
6 |
|
√ |
2 |
2 |
2 |
|
|
|
||
7 |
历史 |
72 |
72 |
|
4 |
|
√ |
|
|
2 |
2 |
|
|
||
8 |
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|
72 |
36 |
36 |
4 |
|
√ |
2 |
2 |
|
|
|
|
||
9 |
艺术 |
36 |
36 |
|
2 |
|
√ |
|
|
1 |
1 |
|
|
||
10 |
劳动教育 |
36 |
|
36 |
2 |
|
√ |
|
|
1 |
1 |
|
|
||
11 |
创 业 与就 业 指 导 (选修) |
36 |
18 |
18 |
2 |
√ |
√ |
|
|
|
|
2 |
|
||
小 计 |
1134 |
873 |
261 |
63 |
|
|
15 |
15 |
16 |
12 |
5 |
|
专 业 课 程 |
专业基础课程 |
1 |
速写 |
72 |
36 |
36 |
4 |
√ |
|
4 |
|
|
|
|
|
2 |
设计基础 |
72 |
36 |
36 |
4 |
√ |
|
|
4 |
|
|
|
|
||
3 |
素描 |
108 |
36 |
72 |
6 |
√ |
|
|
|
6 |
|
|
|
||
4 |
色彩 |
108 |
36 |
72 |
6 |
√ |
|
|
|
|
6 |
|
|
||
小 计 |
360 |
144 |
216 |
20 |
|
|
4 |
4 |
6 |
6 |
|
|
|||
专业核心课程 |
1 |
优秀广告设 计欣赏 |
108 |
36 |
72 |
6 |
√ |
|
4 |
2 |
|
|
|
|
|
2 |
数字媒体技
术基础 |
72 |
36 |
36 |
4 |
√ |
|
4 |
|
|
|
|
|
||
3 |
动漫作品制
作(选修) |
72 |
36 |
36 |
4 |
|
√ |
|
|
|
4 |
|
|
||
4 |
摄影摄像技
术(选修) |
72 |
36 |
36 |
4 |
|
√ |
2 |
2 |
|
|
|
|
||
5 |
招贴、标志设 计 |
90 |
36 |
54 |
5 |
√ |
|
|
|
|
2 |
3 |
|
||
6 |
VI 设计(选 修) |
72 |
36 |
36 |
4 |
|
√ |
|
|
4 |
|
|
|
||
7 |
计算机辅助 设计 |
90 |
45 |
45 |
4 |
√ |
|
|
|
|
|
5 |
|
||
8 |
视觉传达设 计 |
72 |
36 |
36 |
4 |
√ |
|
|
|
|
4 |
|
|
||
小 计 |
648 |
297 |
351 |
35 |
|
|
10 |
4 |
4 |
10 |
8 |
|
|||
专业拓展课程 |
1 |
中国画 |
90 |
25 |
65 |
5 |
|
√ |
|
5 |
|
|
|
|
|
2 |
书法 |
90 |
25 |
65 |
5 |
|
√ |
1 |
2 |
2 |
|
|
|
||
3 |
油画 |
90 |
25 |
65 |
5 |
|
√ |
|
|
|
|
5 |
|
||
4 |
版画 |
90 |
25 |
65 |
5 |
|
√ |
|
|
|
|
5 |
|
||
5 |
壁画(选修) |
72 |
36 |
36 |
5 |
|
√ |
|
|
2 |
2 |
|
|
||
小 计 |
432 |
136 |
296 |
25 |
|
|
1 |
7 |
4 |
2 |
10 |
|
|||
专业实践 |
综合实训 |
324 |
162 |
162 |
18 |
|
√ |
|
|
|
|
7 |
11 |
||
岗位实习 |
342 |
|
342 |
19 |
|
√ |
|
|
|
|
|
19 |
|||
小计 |
666 |
62 |
504 |
37 |
|
|
|
|
|
|
7 |
30 |
|
课程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合计 |
周学时 |
|
|
|
|
|
|
30 |
30 |
30 |
30 |
30 |
30 |
|
教学总学时/学分 |
3240 |
1620 |
1620 |
180 |
|
|
540 |
540 |
540 |
540 |
540 |
540 |
||
复习考试毕业考 核 |
360 |
|
|
|
|
|
60 |
60 |
60 |
60 |
60 |
60 |
||
总学时 |
3600 |
|
|
|
|
|
600 |
600 |
600 |
600 |
600 |
600 |
说明:课程名称与性质中标注选修即为选修课,未标注的均 为必修课
十一、附录:2.制(修)订依据文件
1.教育部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( 2021 年)
2.教育部《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 的指导意见》(教职成〔2019〕13 号)
3.教育部《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 实施工作的通知》(教职成司函〔2019〕61 号的《职业院校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格式及有关说明》)
4.教育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 方案的通知》(教职成厅〔2019〕6 号)
5.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
6.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( 2025 年)
7.《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简介》( 2022 年)
8.教育部关于印发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》的通知(教职 成〔2010〕12 号)
9.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《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 作基本规范(试行)的通知)》(教职成[2018]27 号)
10.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《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》 的通知
11.河南省教育厅《关于调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 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考试科目的通知》 (教职成〔2025〕163 号)
十二、附录:3.制(修)订说明
此人才培养方案由绘画专业建设委员会于 2025年 7 月制(修) 订,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,确 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,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 业技术人才。2025 年 8 月经原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人才培养方案 领导委员会审核通过,并于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,本方案适 用于 2025 级绘画专业人才培养。